
韩大辉
今主日记载两个门徒离开耶路撒冷,往厄玛乌去。他们成为复活期的主角之一。
他们发愁,但我无法看到,只靠一些电影的情节去联想发愁的表情。
额上挂着:请勿骚扰;脸上写着:让我死吧;双手挥着,不要拉我;双脚慢着,看你怎样……!
人总是矛盾的,不要人管,却要人知,身体就不断发放信息,尽管信息不太一致。
耶稣现身,收到了两位门徒的信息,便和他们一起同行。
三人一起,就觉得人有两种,即强者和弱者。是强是弱,要看情景,无风无浪,强弱难分,风浪来了,强者勇往,弱者畏缩。
众多风浪中,最大的是死亡。
两位门徒当然知道有人杀害耶稣,但几次落手,都不成功,可是耶稣仍要说,自己被人捉拿,拉去受死云云,每次门徒都说不会的,师傅是何等人物,连死人都可复活过来,怎会被捕?以前不也是从容脱身吗?可是,在晚餐厅里,擘饼之时,还来不及感动一下,又听到耶稣说自己被捕,有人忍不住说:“主,看,这里有两把剑。”这话有何意思?福音没有交代,大概是说:有我们在,你有难,我们大伙儿都跟上你了,绝不畏缩!我们有剑,天使也有剑,你在天之父,怎会舍弃你!这番话是手执双剑,由身体语言发出,豪气十足,顶天立地,因为风浪还未来到。
风浪随着兵士来到橄榄山园,找上他们了,门徒已拔剑出鞘,却不见天使的纵影,而耶稣竟然就范。门徒撒退就跑,兵士盯上最幼嫩的一个少年人,追上抓住了他,怎知他来个“金蝉退壳”,撇下身上麻衣,赤身而逃。连少年人也懂得脱身,偏是耶稣脱不了身。
在门徒心中,耶稣一向是强者,不怕高位、敢言行事,只要是正义的便去做,民众视他为大先知,耶稣的名声在数日前就如“贺三纳”响彻云霄,但不足一天,耶稣被酷刑处决了,难道明星永远都是一闪而过?
这是烦死人的问题,所以两位门徒的额上挂着“请勿骚扰”!偏偏耶稣就出现了!门徒不知这“怪客”从何而来,却怪他不看时事,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事,却不了解情况。
谁知这怪客刚从地狱跑出来,释放了人类的列祖列宗(伯前三19)。
为何有人要刻意跑去地狱?
古罗马诗人威吉尔在耶稣诞生前约二十年,留下了一首史诗,描述特洛伊战争中的勇士,名叫依尼亚士,据称他是罗马人的祖先,罗马人打了天下,武功盖世,就要说自己的祖宗如何了不起。诗中有一段描述依尼亚士,得悉父亲在地狱中,便决心前去看他,竟然获得批准,不过另有一个声音告诫他:“下地狱是容易的,因为冥王常把门大开,但到了下面想找回那往上的梯级,要通返阳间,那就难上难了。”
无论如何,耶稣已返回阳间,但门徒仍愁容满脸。他们是逃过了死亡的大浪,劫后余生,却万念俱灰,那是后悔自己当上了弱者吗?
强者、弱者横竖都是要死的,再强的都是死路一条,就像耶稣那样,一去不返!强者,何用之有?
在这事上,连天主也做了“弱者”,他有出现过吗?当耶稣在十字架上喊说:厄罗依,厄罗依,肋玛,撒巴黑塔尼?那是祖宗教下的语言,罗马人是听不懂的,听得懂的犹太人故意说他在呼喊厄里亚先知,人人都取笑他,但天主对着这么良善的耶稣什么也没有做。什么都不做?啊!除了舍弃之外!
究竟耶稣为何在这么软弱、无能的情况中,遭人欺压,尊严丧尽,生命被夺?什么是强?什么是弱?看官大概心里有数。
最近读了利玛窦的一封信,在一五九五年十月十二日写于南昌,回信给摰友富利卡。那时利玛窦刚好遭遇不幸的事,收到挚友来鸿,满是高与,却因这“来鸿”正正飘了三年,便有感而发,便在回信中写了那句,“下地狱是容易的…要通返阳间,那就难上难了”。苦难中,人皆想得到解脱或安慰,但为何要等?还要熬这么久?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